Skip to content Skip to footer

為何鴿子比鸚鵡更合適、容易飼養?

作為一個社會,人們不太欣賞鴿子。 它們以骯髒、煩人的糞便覆蓋從人行道到房子外圍而聞名。 鴿子沒有很好的公眾形象 — 對大多數人來說,它們是傳播疾病的鳥。人們認為鴿子糞便對人體影響疑慮甚鉅, 但實際上,對成年人來說因為抵抗力強較不易受感染。 在埃及的象形文字和美索不達米亞的楔形文字泥版中都提到了家鴿。 幾千年來,鴿子一直在我們身邊工作——許多鴿子獻出生命來幫助我們,成為戰爭的使者。 然而,它們遠不是大多數人最喜歡的鳥類寵物 ——一種不同種類的鸚鵡,儘管圈養對它們來說是多麼的不適合。

鸚鵡是一種情緒極其強烈的動物,它們真正渴望近乎持續的關注。 當然,對於大多數鸚鵡主人來說,這幾乎是不可能的。 鴿子也是依賴性的群居動物(並且幾乎應該總是成對或成群飼養,而不是單獨飼養),但在長時間無人看管時不容易出現破壞性行為(按照鸚鵡的標準),例如鸚鵡強迫性地撕扯羽毛或不斷發出求救信號。 鸚鵡有復雜的飲食需求,每天需要新鮮水果和蔬菜,以及高質量的顆粒飲食; 對於金剛鸚鵡,尤其是風信子,它們需要昂貴的堅果來補充基本飲食。 而鴿子也需要健康的飲食,但它們比鸚鵡能吃更多的種子和顆粒(比水果和蔬菜便宜得多),成本較低,所需照顧的時間也較鸚鵡短。 鴿子的叫聲並不完全安靜,但不可能像太陽錐尾鸚鵡的尖叫聲那樣讓您被趕出公寓,也有人因一時衝動購入鸚鵡,最後卻因牠太嘈吵棄養

但是為什麼會這樣呢? 長話短說,鴿子是馴化的 —— 鸚鵡不是。 圈養和馴化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東西。 雖然你可以養一隻寵物鸚鵡,但它並沒有像狗、貓或鴿子那樣經過“馴服”的過程。 馴化綜合症是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這一點的一種方式。 與未馴養的同類相比,家養動物通常會在身體和心理上發生巨大變化。





Leave a comment

Pigeon Loft

small-04